在爱心衣橱志愿者团队中,有这么一位美丽的乡村女教师,她的名字叫孙方红,她还有另外一个惹人爱的名字“海蓝”,大海的海,蔚蓝的蓝。大海的宽广无垠,无遮无拦,大海的波涛不惊,浑厚的湛蓝,总能给人以新生的希望和生命的动力,就像海蓝从事的志愿事业,振奋人心一样。如果说“海蓝”有一种美,让人惊心动魄,那绝对不是虚夸的。
可以说,“海蓝”的心田播种的是一种爱的希望,为山里的孩子带去实实在在的温暖。
我们的志愿者海蓝老师原本是贵州市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有着体面而且稳定的收入,如果不是2009年走进那个触动她心灵的交通闭塞的山区,如今的她可能早已经是厂里的高管了,而改变她人生轨迹的正是一次在平常不过的志愿者走访活动。
2009年的一天海蓝来到了梁林家,推开门的海蓝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屋顶瓦片稀稀疏疏,残破不全,房子四面进风,再看梁林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大大小小的好几个洞,脚上的凉鞋更是不堪入目,鞋已磨穿,鞋后跟都没了……海蓝被这里的艰苦条件深深震撼。
自此以后,每逢周末,海蓝都会徒步走访边远的山区,调查贫困学生情况,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有资料统计整理好,然后通过网络的窗口向外界求助,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改善生活。入冬之后,山区的孩子们仍深深的牵动着海蓝的心,此时气温骤降,生怕孩子们无法抵御寒冬,海蓝极力号召外界进行捐款,用一周时间募集来12082元,在用这些钱购买了117床棉被和305双棉鞋给董王乡皮桶小学。雨季来临,她又给孩子们募集了雨鞋,两卡车课桌和一个新篮球板,改善孩子们生活用品和教育设施。
2010年,毕节赫章县高二学生朱荣富患上白血病,海蓝多方筹措医疗费,联系骨髓配对,但最终还是没能挽留孩子的生命。这件事对海蓝影响很大,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辞掉了工作,带着儿子到罗甸董王乡中心校去支教,开始了自己平常而不平凡的支教生活。一支教就是4年,如今海蓝依然是罗甸董王乡中心校一名支教老师,而在我们的眼里她依然是那个为山区孩子忙前忙后,忙里忙外的最美乡村女教师。
海蓝在2011年爱心衣橱刚成立时就积极参与到爱心衣橱志愿者工作中,她以自己的影响力和对山区学校及孩子们持续的爱心,一次次的下到罗甸县的各个乡镇小学进行实地的走访和调研,采集爱心衣橱所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截止到2013年底,海蓝老师已经为罗甸县2个乡8所小学的1805名同学申请到了防风防雨保暖透气的冲锋衣裤两件套装。
由爱心衣橱联合伊顿校服给全国多地的山区老师发放保暖的羽绒服,海蓝老师也为罗甸地区的支教老师及代课老师申请了30件羽绒服,衣服到了后海蓝老师就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一所学校一所学校的送到了每一个老师手中。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他人,是海蓝向我们表达最多的。用海蓝的话说:“将来,如果山区对支教老师的需求还很大的话,我还会继续做下去,哪怕做到50岁。”
“海蓝”的美,淳朴而雄厚,朴素而真挚,让人心生敬畏,更让人激动不已.希望爱心衣橱能育海蓝携手带给更多的孩子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