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男孩”走红后的家乡走访
发布时间:2019-03-06

转山包村位于云南昭通鲁甸县的小山村,2018年因为一名留守儿童顶风霜上学,头发、眉毛被风霜沾成雪白的“冰花”造型而引人关注,这个被称为“冰花男孩”的照片传遍网络后,一年来也为当地学校和村子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2019年2月21日云南大学三位爱心衣橱志愿者再次走进了这个大山里的小村庄开展社会调查,走访贫困学生,了解更多“冰花”孩子的故事,为今年爱心衣橱鲲鹏助学收集学生资料。



转山包村位于鲁甸县新街镇西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藏在大山里的村子,距离镇政府驻地17公里,去转山包村的路上,到处都是几十米深的沟壑和斜坡。车在路上小心翼翼的行驶着,从昭通市到转山包村大概花了两个小时,有一半的时间是花在眼前的盘山公路上,道路曲曲折折,山间弥漫着雾霭,转山包村就在这条路的山顶上。



云南大学的三名志愿者进村后首先来到了“冰花男孩”小福满的家里,他的现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光家里修了新的房子,妈妈也回来了,小福满高兴地和志愿者说到,今年他还得到了五十块的压岁钱呢!


唱歌是她最喜欢的事,如果有机会她想学习画画

大琼 女 12岁 转山包小学


小福满的姐姐福美带着我们来到了她的同学大琼的家里。找到大琼的时候她正在菜地和奶奶种土豆,她的手上全是很深的口子,裂口里沾满黑色的泥渍。大琼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出走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大琼平常和奶奶生活在老房子里,房子的后墙上有两条很宽的裂缝,大琼说是在上一次地震的时候震开的。小小的土坯房子里住着奶奶、大伯、婶婶、二叔、小姨还有大琼和爸爸。大琼说她很喜欢唱歌、跳舞,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都会被老师挑选去表演节目,说着她拿出歌词本,给我们唱了一首《我们》,她还喜欢画画,有一本小小的画画本。她说:“唱歌是她最喜欢的事,如果有机会她想学画画”。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知道不能让任何人失望

小城 男 8岁 转山包小学


小城的母亲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就出走了,他的父亲一直在外打工,但是外出工作几年却没有给家里汇过一分钱,平常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小城,小城也很懂事很争气,学习特别努力,每次考试都在班上的前三名。目前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爷爷奶奶种着的几亩土豆。奶奶说很久没有给小城买过新衣服了,平时都是穿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



新年愿望是明年妈妈能够回家过年

小兰 女 12岁 转山包小学


小兰是单亲家庭的小孩,母亲却常年在外打工,她只能和外婆相依为命。外婆眼睛看不见,也没法种地,只能靠小兰的母亲每次寄回家的钱维持着两人的生计。小兰和外婆住的老房子下雨时会漏雨,楼板经常被捂得发霉。小兰每天要独自走几公里去上学,放学回家后还要照顾外婆,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小兰说妈妈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有时她都会记不清妈妈的模样,妈妈回来一次路费很贵,但是小兰还是希望今年过年母亲可以回家过年。



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再苦她也不敢轻言放弃

小敏 女 14岁 新街中学


在转山包村,许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育儿负担较重,父母能够投入到孩子身上的精力微乎其微。小敏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现在却只有14岁的小敏在读书,其他孩子都辍学出去打工了,小敏目前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小敏的母亲患有肺气肿、支气管炎,目前跟随外出打工的孩子们出去治病了。爸爸本身腿上有伤无法劳作,家里的六七亩地只能荒着,家里仅剩的几包粮食还是去年剩下的。小敏今年刚刚升入初中,可以住在学校里,但每周她都要独自走15公里去上学,只为了省15块的车费。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这些孩子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书可以读,哪怕衣着单薄地在风霜中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但是转山包村还有一些孩子到了适学年龄,却没法上学,小金就是其中之一。小金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爷爷带着他和妹妹生活。我们见到小金的时候他正趴在地上和小伙伴玩,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衫,脸上全是皲裂的死皮。



虽然已经进入二月下旬了,但是地处高寒山区的转山包村在清晨的路面还是会有一层薄冰。村民说在冬季的时候道路上常常会结很厚的冰,房檐上的冰柱大约有十几厘米。他们都知道娃娃们上学艰苦,但是读书是“冰花男孩”们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唯一出路,只是这条路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更多的外界温暖去帮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作者手记转山包村的孩子们皮肤就像村里的土地一样,干燥、皲裂,有着鱼鳞一样的花纹,他们的双手总是红肿的,不是冻疮就是干裂的口子。我们问他们裂口会不会疼,他们说不会,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回答常常让人心酸又无奈。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走访或许不能为他们改变什么,但我们只希望能够给他们带去一些温暖和希望。同时也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走在求学路上的孩子,并与我们一道带给他们更多向前的力量。


志愿者:袁宇 缪金联 卢宝洁


爱心衣橱鲲鹏助学项目旨在为这些身处困境的孩子提供学习及生活补助,让他们能够安心坐在教室汲取知识,成长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截止到2019年1月底,共计为新疆、湖北、云南、山西、宁夏、甘肃、黑龙江等地身处困境中的学子拨付了2025人次的助学款,并将对这些学生进行持续性资助,直到他们完成一个学龄段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


我们相信同在祖国蓝天下

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拥有快乐无忧的童年及少年时光

我们坚信助学不仅是扶贫济困

更是心灵的滋养和爱心的传递

我们深知个人力量的微小

但只要能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拥有公平教育的机会

我们都会不懈努力!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