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015年10月22日,爱心衣橱志愿者山川在跟随橱子前往河北阜平进行新衣发放及家庭走访时,目睹了当地村民生活的艰辛,回北京后,山川在他的朋友圈里发起募集,短短的几天时间,共募集善款一万五千多元。11月21日,志愿者们带着这些善款,重新踏上了阜平之路……
11月21日,北京天气预报会有中到大雪,最近一周内将有大幅的降温降雪。为了安全原因,几个朋友都劝阻我们把去阜平走访日程再次改期,真是心里满满的感动。可是阜平那边的对接人已经约好了时间,同时几个受助家庭的窘迫的情景在脑海挥之不去,跟二爷、无悔、YAO商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走这一趟。
11月21日清晨,4个爷们在六环边上的二爷家集合,可怜的YAO过于相信导航起大早赶晚集,6点多起来8点才到了二爷家,把车上的物资转移到二爷的皮卡上后,在漫天的冰冷雨丝中大家上了京昆高速。yao,二爷都是骑摩托车的车友,一路自然话题不断,长途跋涉的经验让我们不畏惧路上的雨雪冰霜,互助精神就是我们骨子里天生的,我们如此热爱生活,以至于我们也热爱这个世界,带着110人的捐助款和祝福,带着北京BMW摩托车友的爱心,行走在雨雾中、天地间。
中午11点到了阜平东下了高速,和教育局马老师、红土山小学李校长、槐场小学杨校长的小面包车汇合,直接进山。去过这几所乡村学校,这几个孩子就是上次走访中学校推荐的。学校可能比民政局更了解自己学生的家庭条件,固然志愿者是在帮助这些孩子们,但是实施落地确实要感谢工作在这些山区甚至是贫乡僻壤的老师们,他们的青春年华守望着孩子们一年年老去,也许没有世俗的成功精彩,但是坚守的身影令人尊敬。
小女孩刘占彦就来自杨校长的槐场小学,为这个孩子家募捐众筹了1万元,把捐助款送到家也是这次走访的主要目的。跟随杨校长的小面包,行走在破损泥泞的乡村道路上,到了山青水秀的槐场村,孩子的母亲家人已经在路边等候了,除了捐助款,我们给这个家庭带了不少衣物日用品。同行的朋友无悔家里6岁的女儿买了好多文具盒糖果托父亲带过来,还是孩子了解孩子,这些糖果在接下来的走访中也成了最受欢迎的礼物。孩子的父亲在我们到来之前的一周去世,悲伤的气氛让我们一行伙伴心里沉重,1万元的捐助款可以解这个家庭燃眉之急,但是两个孩子未来的生活依靠母亲一人确实艰辛,给孩子母亲留了我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帮助孩子妈妈在北京找一份工作。
第二个孩子家叫刘智,男孩,2006年03月出生,家住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史家寨乡槐场村保竹自然村,是槐场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离异,有父无母,奶奶八十多岁。全家主要靠父亲在家务农维持两个孩子和老母亲的生计。刘智很聪明,在校很活跃,数学成绩很好,语文成绩基础知识不太好,主要是由于父母离异前,母亲把他带到外地教材不同所致。
中午停在一个小村的饭店用几盘炒饼匆匆解决了午饭,接下来都是红土山小学的学生,三个孩子家庭情况如下: 给每家留了500元和物资,总计2000元。考虑各种因素后其中的2号张斌和3号王光月经过慎重考虑,我们想长期帮扶。
虽然疲惫,距离天黑也越来越近,可是距离最远的炭灰铺光明小学的段校长还在那边等着我们,我们决定要善始善终,最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们的帮助。二爷的车适合走山路,但是朔溪而上峡谷里的路确实有点艰难,有些回头弯因为路太窄不得不倒车二次进弯。幸运的是山路上没有冰雪。
因为天色越来越暗,山里的平均日照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回程路上的天气预报一直有大雪,所以我们仅仅去了一个叫田龙的孩子家,看着段校长给我们的名单,我们这次只能遗憾。
教庆村、金龙洞可能是阜平最偏僻的小山村,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最贫困的人群就在这条山路上。距离北京仅仅300多公里,截然不同的世界震撼着我们。
现在坐在温暖的家里写上次阜平的作业,看着段校长发过来的名单,心里的苦涩蔓延到眼中。我们这些人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战争的历史,颠沛流离、民不聊生、苦难贯穿了这500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无论是盛唐还是宋明,富饶安逸的生活只属于部分地区部分人们,中国人最好的生活应该就是当下改革开放这30年,这次阜平之行冥冥中我们触碰到了这个时代低到尘埃的生活,从万丈红尘中的骄奢轻狂到穷乡僻壤中的萧瑟凄凉,贫困的原因也许是因为贫瘠的土地,也许是因为交通的闭塞,也许是因为村民的无知。我们的感官告诉我们,我们平时的抱怨压力我们的痛苦在这人世是多么微不足道,是麻木不仁还是心怀感恩是猜疑自闭还是拥抱光明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希望我们能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做的更多。
在夜里奔波300公里,我们回来了,二爷建议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YAO说老婆已经同意捐建个学校,我们知道还有很多我们能做的还没有开始。我们所做的不是他人的希望和祈求,也不是恩赐和施舍,只关乎自己,我们原本就有的人性的善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