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两天时间,橱子一行人走访了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的6所村中心校,村和村之间距离大概有30-60公里,学校的操场真大,教室真宽敞,但是孩子们却少得可怜。偌大的中心校里只有十几个孩子或二十几个孩子,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老师却和学生人数相当。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边走访边和老师进行着交流。
从老师回忆的目光里,我们想象着这里曾经的喧闹。这里的乡村人口最多的时候有2万人,学生2000人,随着村落的荒芜,乡村的人越来越少。老师和学生的比例变成了1:1而这个比例还在减少。
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靠天吃饭,降水量少,常年干旱,农民的年收入低至1000元左右。房屋很多还是土坯的,条件好的也只是屋顶是砖瓦的。
贫困的生活让众多外来媳妇不堪忍受而抛家弃子,于是造成了众多的单亲家庭。中心校的孩子大都住校,80%是留守儿童,单亲现象非常普遍。看到单亲的孩子,橱子总是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孩子们对拥抱是那么的陌生,么的腼腆,怯怯的。
薛国华,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他们租的,她家的房子已经不能居住了,租房这种现象在当地很平常,因为村里的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很多的空房子,就都租给那些房子破损没有地方居住的村民,而且不收取租金。
薛国华的衣服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头上的这个发卡是国华的最爱,是上次学校组织去呼和浩特时爱心人士送的。
(薛国华智障的妈妈)
尽管这里如此的贫穷,他们还是会养一些小猫,小狗,孩子们会分一些吃的给它们。孩子们和大人收庄稼的时候,也会故意遗漏一些,留给乌鸦和麻雀。孩子骄傲地说小鸟是依靠他们的。从孩子稚嫩的言语中,仿佛看到长大了的孩子有了坚强的臂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但愿黄土不再苍凉,小鸟便有了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