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发放 4月10日(周五)上午我们来到了江西赣州赣县白石乡下白石小学,学校地处一个偏远的丘陵小山村,离县城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家家都是以种水稻为主,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水平比较低。
校舍已经比较破旧,下雨时教室会漏雨,不好上课。学生总数110人一年级32人,二年级31人,三年级25人,四年级22人。公办教师共8人,男3名,女5名。教室6间。
我们在学校发完衣服正好到了中午时分,学生们都是自己带午餐来学校在大蒸笼里面热,我们看了孩子们的午餐,米饭和豆干、青菜,有的有肉和香肠,总体感觉还都不错。孩子们吃饭时也摆脱不了顽皮的本性,在操场上一边玩一边吃,有几个女孩子蹲在小山坡上吃。
与学校校长和老师交流了一下学校的情况,学校是八十年代建的,已经非常陈旧,现在正在寻找地点建设新校舍。目前学校主要问题是没有自来水,现在的储水罐是把山上的泉水引下来,没有水处理设备,孩子们喝的就是这样的水。在与孩子们依依惜别后我们开始走访下一所学校。
学校走访 4月10日(周五)午饭后,赣县教育局赖主任又带着我们一行人前往赣县江口镇苎洲小学。这所学校是赣县最偏远的小学之一。车辆在弯弯曲曲的山路时上时下,一路颠簸,终于在将近一个小时后来到了苎洲小学。
这是一所只有4名教师,41个孩子的乡村小学。这里的温校长非常英俊帅气而且有生活情趣,在他的办公室竟然摆着一套茶海。后来了解到温校长家里条件比较好,没有后顾之忧的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中。
在回程的路上,赖主任介绍说,赣县教育局非常鼓励年轻人到村小当校长,他们能给这样的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也能把外界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带给孩子们。教育局的鼓励加之年轻人的奉献意识的增强,使苎洲村小这样的小学引来了年轻有活力的校长。
同其它的村小一样,苎洲小学只有学前班到四年级共5个年级,除了三年级有18个孩子外,其它4个年级的孩子都在10人以下。刚进学校时有两个可爱的小姑娘在走廊里玩耍,开始我们还以为是老师的孩子,等了解后才知道这两个孩子是学前班的学生。
现在的乡村里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就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心小学或条件更好的乡镇学校,学生越来越少是苎洲小学面临着一大问题,也是很多这样的村小都不可逃避的问题。
江口镇河坑小学的条件更差一些,全校3个年级,分别是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一年级3人,二年级7人,四年级14人,生源越来越少的窘境比苎洲小学更严峻。24个学生,两名老师,负责孩子们所有的课程。两位老师都是年纪较大的男老师,除了语文和数学外,音体美课程相当于没有。学校正在新建教室,小小的校园里堆满水泥、沙子、木料建筑材料。长长的雨季让这两间教室的工程不知何时可以完工。当问及学校是否有课外读物时,温和的校长尴尬地看着我说整个学校没有一本课外读物。
学生日益减少,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电教设施陈旧,图书很少或者没有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孩子们阅读量跟不上,一些孩子家庭贫困,是这些村小及教学点面临的共同问题。
另外今天走访的两所小学还都面临着饮水问题。地下水资源严重污染,自来水管道尚未铺设,所有这些,都导致这两所村小不能提供给孩子和老师合格的饮用水。
下午四点,几天都不肯停歇的春雨继续下着,河坑小学41名孩子举着雨伞,排着整齐的队伍认真地听完老师的嘱咐,离开学校走上了回家的山路,我们站在校外的小路上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变成一个个小点慢慢在我们眼中消失,伫立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