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衣橱四川凉山温暖行#再见大凉山
发布时间:2014-12-10

12月7日早晨,橱子乘机飞往四川成都,抵达成都后驱车前往此行第一站俄边。

12月8日,橱子们走访了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的三所小学,分别是新街村小学、葛村小学和五渡小学。

昨日,橱子们去到了宜宾屏山县,走访了那里的烂田村小和星星基点校。

今天,橱子们到达了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的美姑县发放新衣,橱子一共为四季吉村小、依德阿门村小、木尓村小三所小学送去了温暖新衣292套。






走访烂田村小


  宜宾屏山县新市镇的烂田村小,这里有五位在编教师和一位代课教师,共59个孩子,彝族占了较大比例。孩子大多住附近山上,上学基本半小时到校,远的需要步行一个小时,但就在能看到的山头上。


  虽然彝族孩子多,而且也有彝族老师,但孩子们还是从小都只学汉语。校长杨波老师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彝族人,杨老师在这里已经十几年了,也是扎根家乡的老园丁。


  学校没有图书室,但有订阅的报纸可以给孩子们看。来这里的老师都有一些补助,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不大。学校九点开课,下午两点半放学,中午有国家的营养餐。当地居民的生活基本靠自给自足,现金收入靠外出打工。少数居民种植一些沙树(水杉),但树木成才要近二十年。大部分孩子属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走访星星基点校


  星星基点校学生数量相对较大,有251名学生,这里三年级及以下低年级的学生是住在周边的孩子,更高年级还有另一所村小三年级升学的孩子转来,所以高年级孩子更多一些,全校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彝族的孩子。



  学校有153名孩子住宿,有孩子们的专属食堂。老师们大多住附近,有家比较远的在附近都找了住处,学校暂时没有空间给老师安排住宿。这所学校是我们走访的学校中相对条件较好一些的。




  12月9日走访完宜宾屏山县的两所小学后,橱子驱车六七个小时赶到了要发放新衣的美姑县。



四季吉村小新衣发放


  四季吉村小,花名册上50名孩子,却不是每天都有这么多孩子,有的学生要走半小时以上才能到达,这里都是山路,有一部分孩子还要徒步走过小溪水上的木桩,雨水多起来孩子过河就有困难。今天有零星小雪,还是有比较远的孩子没到校。


  这里唯一的老师是彝族女老师,老师很年轻,来这里时间还不长。学校有媒体关注过,目前校舍在翻修,孩子们挤在村委的一间小屋子里学习。孩子们拿到新衣服非常开心,衣服试完了又整整齐齐的叠好放起来。








依德阿门村小发放新衣


  依德阿门村小全校202个学生全是彝族孩子,连校长8位教师,包括两名代课教师,除了校长都是彝族人。汉族的汪老师是乐山人,已经在这里六年了,对这里也很有感情。这里的孩子们也很少甚至从来没有添置新衣。







木尓村小新衣发放


  今天木尓村小到校的有40个孩子,都是彝族孩子。两个老师都是刚毕业就来到这里,很年轻的两位男老师。因为偏远,这里每两到三周收到一批营养餐,图中的灰烬堆是煮过鸡蛋的火堆,孩子们十点上学下午两点半放学。



  老师介绍说,孩子们都像特种兵一样,这些房子他们都身轻如燕随便上下,翻来翻去的,身体特别棒。两个老师主教语文数学,有时候会教一些英语,心情很好的时候就发挥能力,音乐美术,孩子们也很喜欢上。至于体育课,就是这个小院子里自由发挥啦~





  自此,#爱心衣橱四川凉山温暖行#已经全部结束,原定于明日发放新衣的依果觉乡尔玛村小、毛洪觉村小、处洪觉村小、尼哈村教学点等学校,因为天气、封路等原因橱子不得不放弃这些行程。这些校点的衣服橱子会通过邮寄的方试送到孩子们手中,请朋友们放心!



  此次温暖行,橱子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大凉山的疾苦。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深山,环境恶劣,加之道路不通等原因,那里的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重镇,当地毒品猖獗,很多孩子很小就染上了毒瘾。

  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可以关注这个贫困的地方,让那里的孩子可以走出那座大山,有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