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衣橱广西大化温暖行继续进行!12月13日下午,爱心衣橱执行总监乔颖和工作人员飞抵广西南宁,14日:爱心衣橱广西站志愿者和南宁爱心车友做出发前的准备,下午17点13辆车的车队到达大化县板升乡。15日:大家分5路前往不同的村小为孩子们送去温暖礼物。16日:橱子们在弄甲校点发放新衣并走访学生家庭。17日:橱子们走访了6所学校和2个孩子家庭。
12月17日回顾
【走访学校】
12月17日,今天我们走访的第一个学校是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弄神小学,学校地处山区,当地气候高寒,人均年收入800元左右。学校公办男老师6名,女老师1名,代课女老师1名,共8名老师。6个班级含教学点共261人,学生半小时内到校100人,1小时内到校84人,二小时内到校38人,其他39人。学校处于大石山区,九分石头一分地,学生家长大都在外打工,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弄神小学的教学楼有30多年的历史了,已经申请了翻新,还没有开始工程。运动设施比较新,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捐赠的。
学生宿舍比较简陋,很多孩子在这腊月天还只铺了一层草席。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孩子吃午饭,今天的菜是猪肉白菜。
弄俄教学点,学生总数19人,学前班4人,一年级7人,二年级8人,教师一名,教室一间,复式班教学,没有学生宿舍。唯一的老师冉老师很能干,三个年级的语、数、音、体、美都是他一人教,他每天还要给孩子们做一顿早饭,厨房就在冉老师的宿舍里,其实冉老师做饭、睡觉、办公都是在这一间屋里。我们这几天走访的教学点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只有一间教室,复式教育,老师没有宿舍和办公室。
大平教学点,地处山区,学生总数34人,学前班17人,一年级6人,二年级11人,教师一名,教室2间,无宿舍。大平教学点的姚老师是一个老教师了,今年58岁,已经从事教育事业38年了。他家离学校很近,他每天早上都从家做了饭,用铁桶挑到学校给孩子们吃。学校没有用水,学生们用的水也是姚老师每天从家里带来的。
广西大化和巴马这边都是石头山,存不住水,村民们用水都很困难。我们走访的这几天山上随处可见用石头砌成的大水窖,这些是用来集雨水的,在这边生活的人,用水大多来于此。
尚勤小学,位于广西巴马尚勤村弄么屯,学生总数32人,全部是瑶族,学前班3人,一年级4人,二年级10人,三年级6人,四年级9人。3名教师。学校教室很多,但学生人数少,校长说,学校以前是有很多学生的,但是因为修路,学校不久将被拆除,很多学生都转学去了下面的所圩小学。这所小学是我们这几天去过的唯一一所有图书室的学校,书籍总数1306册,书籍使用率90%。
弄勤教学点,学生总数52人,学前班18人,一年级16人,二年级18人。教师1名,教室1间。学生全部是瑶族。这所学校的教室前后都有黑板,老师就把不同年级分向坐,学前班、一年级向后,二年级朝前。老师说他每节课上一个小时,每个年级上二十分钟,轮流上课。我们在这个教学点还看到了几个小孩现在还穿着短袖,问他们冷不冷,他们都笑嘻嘻的说不冷。
弄怀小学,学生总数14人,学前班5人,一年级4人,二年级5人,教师1名。我们看到的教室是比较新的,老师说,现在的教室本来是捐助的希望厨房,但是因为原来教室的地方总有石头从山上滚落,为了孩子的安全就搬到了这边。我们给那里的孩子分发了糖果,孩子们为我们背了诗,还有个小朋友给我们唱了小苹果。
【走访家庭】
12月17日,今天我们走访的第一个学生家庭是在弄神小学上六年级的杨秋月,早年父亲因病去世,现在母亲在深圳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她和两个弟弟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在家种了一些玉米,养了一只猪和几只鸡。
从弄怀小学出来后我们走访了该校一年级学生卢小院的家庭,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现在小院带着弟弟跟外公外婆一起住,孩子不爱说话,我们问她什么都不说。一开始,老师叫她带我们去她家,她把我们带到了她原来的家,但那里已经锁门,没有人了。后来老师说去公婆家她才带我们去了她现在住的家,我想,孩子一定很想她的父母,想她以前的家。
此次爱心衣橱携手南宁电台、经典1049爱心车队一共13辆车、40余人位爱心车友为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的16所小学送去温暖新衣1500余套以及以及苏美达集团、广州圆鼎贸易有限公司和电台爱心车队捐赠的文体用品、保温饭盒、爱心棉被等物资若干。
感谢南宁电台的支持,感谢经典1049爱心车队的车友们,感谢关注孩子们的爱心企业,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呵护孩子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