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衣橱四川阿坝温暖行#已经进入尾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橱子在四川阿坝的最后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2014年11月13日。橱子们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四川阿坝温暖行#。此行橱子们将去到四川阿坝州的壤塘县和红原县的9所学校,预计发放新衣1760套,并走访周边的一些学校和家庭,了解当地孩子的生活情况。
2014年11月14日。橱子们从马尔康县前往壤塘县。因为317国道修路,路况非常差,很多地方要排队通行,橱子一路经历了碎石、泞泥、窄路、颠簸。原本只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近7个小时。
2014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6日。这两日橱子们走访上杜柯乡小学和吾依乡中心校和周边的一些学生家庭,了解了一下当地孩子的生活情况。
2014年11月17日—2014年11月19日。17日,橱子们从壤塘县赶往红原县发放衣物。这两日橱子一共发放了红原县的两所学校和走访了周边的八户藏族牧民家庭。
2014年11月20日。橱子们为龙日乡和龙日坝两所小学发放了新衣,并走访了周边的几户藏民家庭,还探访了红原地区工作的小伙伴扎西老师。
2014年11月21日
在红原的最后一天,橱子们去到了红原县色地乡小学。红原县色地乡小学正式成立于1983年,位于县城东北102公里处,是红原县最偏僻、最贫穷、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乡之一。东通松潘县,北与若尔盖接壤,是三县交汇地,也是川西北高原最典型的一个纯牧业乡。全乡总人户1547户总人口6579人,环境恶劣,主要自然灾害有雹灾、雪灾等。
色地乡也是一个大骨节病集中地,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患有大骨节病,典型表现为侏儒、骨端增大、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不能很好的发展生产,只有依靠放牧为生,这是导致他们家庭收入较少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家长紧靠卖牛奶等副产品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加上距离县城较远,购买蔬菜及生活用品极为困难,交通工具极为不便,学校的运动场也凹凸不平,设施设备缺乏。
干净整洁的宿舍
色地乡小学学生总数591人,学前班134人,一年级116人,二年级61人,三年级121人,四年级105人,五年级54人。公办教师男13名,女18名。17个班级,有宿舍,大部分学生住宿,有走读生。色地小学整体硬件设施都比较老旧,但宿舍布置的温馨可爱,食堂干净整洁。
这所学校的校长蒲尔洼在这里教书三十年,是我在藏地见到的为数不多的认真负责的老师和校长。在我们的活动完成解散时几个孩子跑过来拉住蒲尔洼的手跟他说话(藏语),在他怀里撒娇嬉闹,我当时诧异的以为是不是校长的孩子,但后来知道他们是想让校长去教他们画画。这是我在这几天的学校走访中见到的最温馨的一幕。孩子们在都穿上新衣后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这给我们此次的阿坝温暖行行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
孩子们跳着锅庄,场面壮观
认真跳舞的孩子们
小姑娘跳的很好看呢
橱子此次共给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红原县六所学校送来了1000多套新衣,走访了15个学生家庭。让我们比较深入的了解了阿坝州整体教育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对于我们今后对该地区申报、审核工作做了一个基础情况的调研。
孩子们的新衣穿在身上的一刻,我们再累也感到值得,看到他们的笑脸,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体会到他们的温暖。需要感谢的不是我们,我们只是搬运工,应该感谢众多为爱心衣橱捐助的朋友们,一块钱,一块钱积少成多的变成一件件新衣,穿在孩子们的身上。每年几万件新衣让偏远地区的孩子穿的更暖和!露出来一张张最可爱的笑脸!
橱子的四川阿坝温暖行已经结束,之后橱子会将这几天在阿坝走访藏民家庭的情况继续分享给大家,请大家继续关注!之后橱子还会去到更多地方送温暖,如果您也想加入我们就快快来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