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温暖行#走访——遇见美丽
发布时间:2014-11-17

橱子的#四川阿坝温暖行#已经第五天了!让我们来看看前方的橱子都做了些什么呢?!  

2014年11月13日。橱子们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四川阿坝温暖行#。此行橱子们将去到四川阿坝州的壤塘县和红原县的9所学校,预计发放新衣1760套,并走访周边的一些学校和家庭,了解当地孩子的生活情况。

2014年11月14日。橱子们从马尔康县前往壤塘县。因为317国道修路,路况非常差,很多地方要排队通行,橱子一路经历了碎石、泞泥、窄路、颠簸。原本只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近7个小时。

2014年11月15—2014年11月16日.这两日橱子们走访了几所壤塘县的学校和学生家庭,了解了一下当地孩子的生活情况。  

  走访上杜柯乡小学

  上杜柯小学是壤塘县一类模式的学校,以藏语为准,加设汉语。上杜柯乡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在加上无电无网络,所以条件十份艰苦。 学校学生总数330人,学前班11人,一年级65人,二年级80人,三年级76人,四年级18人,五年级26人,六年级54人。公办教师男10名,女14名。11个班级,教学楼、宿舍、食堂是新建的,原来的教室改为教师宿舍。全部学生都在校住宿。

  目前国家及省、州政府在藏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方面投入很大,大部分藏区学校校舍、食堂、宿舍都是新建的,但是在宿舍取暖、图书室、浴室方面都还有比较多的欠缺。到了冬季零下十几度,孩子们的保暖方式就是多盖一床被子。孩子们的衣服多数为藏袍,因为从学前班就住宿,低年级的孩子们自己不能清洗衣服,老师也照顾不过来,能够替换衣服很少,衣服比较脏旧,破损也较多。

学校教学楼

学校厨房

学生宿舍,冬天没有取暖设备,孩子的御寒方式就是多加一床棉被

孩子干净整齐的洗漱台


孩子们的衣服多数为藏袍

  走访吾依乡中心校


  吾依乡中心校地处海拔3100米的高寒山区,因为壤塘县只有单一的畜牧业,并且处在较为低级的阶段,没有开发出来畜牧衍生产业,人均年收入较低。 学校共有226名学生,因为是牧区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住宿生,公办教师28名,有7间教室,教学楼是新建的,但经常停电。

孩子们排队做早操

新建的教学楼很漂亮,但是经常停电

寄宿的孩子们在上自习




从成都带来的棒棒糖是他们的最爱



走访藏民家庭

  橱子们除了走访学校还走进了当地的藏民家庭,这是在当地条件较富裕的家庭,精明能干的小伙子有三个孩子。


【橱子们遇到的那些事儿】

  这些天坐落在壤塘县上杜科乡的鱼托寺因住寺噶玛索朗大活佛圆寂,数千辆汽车,无数信徒前来诵经,前往吊唁的车流人流打破了这片河谷地寂静。海拔三千五百多米,浓浓的信仰组成空气让你仿佛穿越到了久远…

为大师诵经的人们

赶来悼念的信徒

门口遇见的小活佛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