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衣橱四川巴中走访(三)
发布时间:2014-05-29

    四川巴中走访第四天,橱子一行人没有因为走访的奔波而感到疲惫,而是以非常饱满的精神开启了全新的一天。今天一行人在爱心衣橱乔颖老师的带领下走访了四所学校,并对两名学生的家庭进行了家访。以下是今天橱子为我们带来的走访消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爱心衣橱走访——汇滩乡小学

    四川巴中走访行程第四天529日,我们来到了南江县汇滩乡小学。这个学校共计学生169人,教师12人。学校离家普遍较远,道路不便,有些学生甚至要摸黑回家,俗称“两头黑”。



08年地震后重新修建的唯一一栋教学楼


爱心衣橱走访——草坪村小学

  今天按照预定行程我们来到了南江县汇滩乡草坪村小学,学校地处两省三县(四川省的南江县、通江县和陕西省的南郑县)交界之地,之前对学校抱有的种种好的期待,与眼前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这里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经济特别不发达,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学生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存在特别多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包括学前班和三个年级在内,共计学生42人,教师2名。而整间学校却只有2间房。学校的一位老师告诉我们,这里非常稀缺老师,平时经常是一个老师要在4个班级间来回教。



学校的教室只有2间房



孩子们为六一活动准备节目



孩子们在教室看书



校长与一位老师的合影



爱心衣橱走访——大垭里村小学

    走访完草坪村小,我们来到了附近的大垭里村小,虽然路途不是很远,但是路况特别差,到达后我们发现这里的基本情况和草坪村小十分相近。共计学生13人,分两个班级,却只有一名代课教师。周志茂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在学校任教已经20多年了,但目前还是代课老师,他告诉我们他终于快要转正了。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很有礼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一行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些糖果和饼干,孩子们都很高兴。



学校的教室只有2间房,实际应用1



周志茂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在学校任教已经20多年了



▲吃糖果的小女孩儿



▲老师和学生们的合影


  温馨说明:在今天的行程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走访的汇滩乡草坪村小学和大垭里村小学,是爱心衣橱在2014“挑战8小时”慈善徒步越野赛活动中的目标捐赠学校,通过今天的实地走访,我们对这两所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里的学生亟需新衣服,在此感谢爱心衣橱系列战队成员募集到的善款,将为这里的孩子送来新衣,带来温暖!


爱心衣橱走访——寨坡小学

    寨坡小学是申请爱心衣橱“心暖新衣”项目,但没有审批通过的学校,这次走访也是想了解一些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看到学校硬件的确比较好,主要是在5.12地震灾后,由北美世界日报、世界新闻网捐资,加上国家拨款一起重建的。学校学生总数96人,公办教师10名,代课、支教教师各1名。

    通过校长了解到学校留守学生较多,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较多家庭贫穷。全校96个学生有80个住校,这里的老师都非常辛苦,既要教导学生学习,也要照顾学生生活,这就是目前农村教育中最大问题之一。



▲同学们在上课


爱心衣橱家访——汇滩小学一年级肖权鸿

    今天家访的对象是汇滩小学一年级的肖权鸿,他的家位于山腰处,房子是用泥土、石头、木头简单搭建而成的,父母在外打工,常年只有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和奶奶已经上了年纪,身体都有疾病,平时只能种些玉米、土豆、水稻供一家食用,剩下来的还要喂养家里仅有的一头猪。只有7岁的肖权鸿,性格开朗,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老师夸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肖权鸿的家


爱心衣橱家访——汇滩中心校六年级学生李鸿吉

    家访汇滩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李鸿吉家。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到了鸿吉的家,鸿吉的妈妈在家等我们,爸爸出去干活了。鸿吉妈妈是典型的四川女人,做事麻利、为人爽快,和她聊天我们得知鸿吉家里有地,种了水稻、玉米、土豆、主要是自家吃和喂牲畜,有时也有一些剩余的可以卖钱,家里收入主要靠妈妈养牲畜和在外干些零工。鸿吉非常懂事,他在家常帮妈妈干活,种地、收割,还会做饭、收拾屋子。鸿吉妈妈一直在夸他。我们在回学校的路上鼓励鸿吉,让他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工作挣钱了就可以让妈妈过好日子。




李鸿吉的家



▲李鸿吉家养的牛


橱子♥后记

    四川巴中走访已经进入第四天了,我们在这四天的行程里通过实地走访和家访,看到也听闻了许多有关学生、教学等情况,把我们以前对巴中的了解从简单的文字数据表述变成了现实的切身感受,临近六一儿童节我们看到学校里的学生都在为他们的节日排练小节目,尽管学校和生活条件都十分有限,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这种快乐是那么的单纯而简单,多希望未来我们能带给孩子们更多欢愉和温暖,让童年的美好更加持久。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