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衣橱青海行四
发布时间:2014-04-13

       4月13日,爱心衣橱青海行小分队来到玉树囊谦和巴塘,现在跟随着小分队的脚步,一起看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吧,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来自您的爱心!


  下面内容均直接引自爱心衣橱执行总监乔颖(@梦冰)

  4月13日走访学生家庭之一~玉树州囊谦县吉曲乡瓦卡村小成林多杰家。他家现在还住的是一顶救灾帐篷,说是今年会盖房子。家里有父母和6个孩子,2个男孩子都已经上学了,4个女孩子,其中姐姐已经辍学在家帮助干活,3个妹妹还未到上学年龄。家里有土地,但没有耕种,父亲放牧,母亲在家带孩子,到了虫草季节父亲带大一些的孩子去挖虫草,全家年收入1500元就主要是以虫草为主。我单独给这家的母亲照了一张照片,她看到自己的照片时笑的很开心,我让校长告诉她她很漂亮,我会把照片洗出来让校长带给她。在藏族家庭中母亲给我的感觉就是朴实、勤劳、坚韧!












  4月13日走访学生家庭之二~玉树州囊谦县吉曲乡瓦卡村小三年级学生更求格扎家。更求格扎家是我们这几天走访过的藏族家庭中稍好一些的,他的父母都在外放牧,奶奶在家带着6个孩子,5个男孩、1个女孩,2个在上学。家里也有土地,但因为以牧业为主,无人种地。家庭年收入2000元。


















  4月13日走访学校之二~玉树州囊谦县吉曲乡第二寄宿小学,共170个孩子,10位教师,正式编制的6位,代课老师4位,另有2位实习老师。学生全部住宿,有食堂,饮用自来水,冬季管道冻结,需要去河里提水。和中心校一样,孩子们每年的新衣服都来自学校的两季校服,家庭基本没有新衣添置。孩子们的家里也基本都是农牧自给,加上一部分不稳定的采虫草收入。学校开设课程较全,低年级藏汉双语,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要学藏汉英三门语言,各科教师师资均较缺。学校没有图书馆,有其他机构捐赠的两个篮球架,校内全是沙石地,没有硬化地面。学校距乡政府步行1小时,供电较缺,紧靠一台光伏发电设备,冬季电量极少。这里天气多风高寒,夏季只有5-7月,冬季从10月到3月,比较长,最低气温在零下十五度,教室和宿舍采用火炉供暖。




















  4月13日走访学生家庭之三~玉树州囊谦县吉曲乡第二寄宿学校学生西然曲忠(姐姐)和白玛南卡(弟弟)的家在学校背后的小山坡上。父母均在家劳作,家中共5个男孩,5个女孩,4个适龄孩子均在接受义务教育,有一个孩子今年准备入学,其余5个尚小。家里的生活来源是种植的青稞和放养的几头牦牛,这些收入勉强够自给自足,另外会在每年的5、6月份去挖些虫草,但每年的虫草量和收购价格也不确定。孩子的新衣只来源于学校发放的校服,家庭添置基本没有。



















  4月13日回访学校之三~玉树州囊谦县吉曲乡山荣联村小学,地处山区,距乡政府30公里,多风,高寒。最高气温30摄氏度,最低零下20摄氏度。冬季从11月持续到来年3月。学校为五年制学校,95个孩子,9名老师,6名正式编制、3名代课老师。学校5间教室,开设课程较全,藏文、汉语,数学,音体美,法制,双语教学。学生全部寄宿在学校,学校的校舍全部是新建的,但新建食堂中无内部设施,孩子们还在旧食堂吃饭,国家补助餐费可满足孩子们早中晚及晚自习后共一日四餐,老师有9间宿舍,可在学校食堂用餐。学校饮水有自来水,冬季引用山下河水。供电依靠光伏发电板提供的有限电量,因为锅炉房造价太高,学校冬季目前均取用火炉取暖。图书室内有八百余册图书,但90%为成人读物,孩子可读的书籍数量很少。就学孩子的家庭基本为牧业家庭,另加有部分极少的、不稳定的采虫草收入。孩子的衣服都是学校发放和社会捐助。学校的厨房与食堂设施、桌椅等急缺,另外在生活用品、衣服、助学助教方便希望得到社会捐助。最后那张照片中的孩子叫拉旺达杰,他身后的黑板报是他自己编写的,那朵花是老师画的,他是五年级学生,班主任小说拉旺学习成绩很好,是个非常开朗活泼的孩子。 




















  4月13日最后走访学校~玉树州巴塘乡上巴塘村拉吾尕小学。学校共有女老师5名,男老师2名,其中正式编制老师2名,学生共108名,到校一个小时以上有63个孩子,其余的45名都离学校较近。学校靠压井供水,牛粪和煤来生火炉取暖。学校至今还在板房上课,老师们住在帐篷里。这所学校的校长扎西卓玛是玉树州的最美乡村教师,但她也是一名没有编制的代课老师。老师的办公室中挂满了各种锦旗奖状。我们把从北京带来的爱心人士织的部分爱心围脖和百荣商城爱心商户们捐赠的帽子送给了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孩子们带上帽子和围脖后很开心,很多孩子玩起了帽子两侧的装饰球球,边玩边乐。红红的围脖在已经开始泛绿的草原和远处的雪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