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加yī等于aì——”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这个牙牙学语的时期开始自己识数知礼的人生旅程,今天“爱心衣橱”用这句纯真的童语呼唤了千万人的爱心,化成千万件暖暖冬衣,飞抵新疆。新疆“乡村校园志愿者”继续将这颗爱心种子传到天山南北,让“衣+衣=爱”成为这个冬天最动听的声音。
乡村校园志愿者成立于2008年1月,2009年5月被吸纳到新疆志愿者协会直属总队。由现任乌鲁木齐海关稽查处副处长亚力坤•奥斯曼创立,意在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付出,改变部分乡村学校、乡村的学习、生活环境,缩小城乡人们生活、学习、成长等外部环境的巨大差异。2012年下半年开始“乡村校园志愿者”主要承担“爱心衣橱” 新疆地区的申请和发放工作,苹果之父志愿者、天脉公益、西部计划志愿者、乌鲁木齐海关志愿者协会等本土公益组织以及各受益学校的志愿者们也一同参与了发放工作。“爱心衣橱”通过我们的团队为新疆送来总价值53余万元的冲锋衣和水彩笔,16所乡村学校的2279个学生受益。

一、2012-2013年发放过程回顾
新疆幅员辽阔,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大片边远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活条件较差。此次爱心衣橱覆盖的16所乡村学校散布于新疆南北东西,发放难度较大,以乌鲁木齐为出发地,16所学校中最近的90公里,最远达到1500余公里。我们发动各地志愿者共同联动,克服时间、空间、天气、人手等各方面困难,将全部爱心衣物和水彩笔及时、稳妥地送达每个孩子手中。
爱心衣物和水彩笔送达乌鲁木齐后,由乌鲁木齐海关雷锋服务队的志愿者用了整整3个工作日完成接货、分装、打包、联系托运后,将衣物发往各地学校。
乌鲁木齐→→吐鲁番(约300公里)
吐鲁番迪坎尔村东临库姆塔格沙漠,北眺火焰山,南望罗布泊,是古代进入楼兰古国的要道,从迪坎尔往南,就进入罗布荒漠地带,从此人烟罕见,因此被称为“最后的村庄”。此次为该村小67个孩子送去冲锋衣,“爱心衣橱”让孩子们的世界不再荒凉。

为玉旺坎村小送去158件冲锋衣和水彩笔,孩子们在甜甜地笑。

乌鲁木齐→→伊犁(500-700公里)
伊犁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是新疆唯一的达斡尔自治乡。塔城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将264件冲锋衣送到阿西尔乡中心小学孩子手中。
乌鲁木齐→→克州(1300-1500公里)
克州阿合奇县位于天山南麓,距乌鲁木齐1300公里,素有“猎鹰之乡”、“玛纳斯之乡”的美称,苏木塔什乡距县城20公里,当地人主要以放牧为生。苏木塔什中心小学发衣服的日子定在了孩子们领成绩单准备开始假期的轻松日子,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试穿新衣服,用他们天真的笑脸表达了最简单纯朴的谢意,并和团委领导及大学生志愿者一同合影,分享了他们的温暖和幸福。
克州阿图什吐古买提乡迈丹小学是此次发放活动最远的一站,遥距乌鲁木齐1500余公里。衣物到达克州后,几名志愿者花上了一整天时间将衣物按照班级、身高重新整理分装并贴上标签,忙完后他们乐呵呵地说:“忙了一天,虽然打印机滚烫了,键盘磨光了,胳膊酸疼了,但想到孩子们能穿上暖和衣服了,心里就美滋滋的。”
迈丹小学地处灾害频发的边境山区,海拔1600多米,冬季十分寒冷。阿图什到迈丹小学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一位参与送衣的志愿者在微博中讲到:“为了这批爱心物资,车子经过雪地,经过结冰的河流,经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我伸出手拍拍外面的路况,不到1分钟,坚持不住了,手指头麻木的疼……。”这一次,市委领导及市团委书记也一同去看望了孩子们,亲手给孩子穿新衣、发水彩笔,并亲切地送上勉励和祝福。
2012年“爱心衣橱”发放活动已经全面完成,累计行程6000余公里,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近百名,每一公里都铺洒着默默无闻的志愿者的爱心和汗水。发放活动得到了新疆都市报、晨报、新疆日报、天山网、天脉网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同时各地志愿者通过微博进行宣传和反馈,有效扩大了“爱心衣橱”在新疆的影响,加强了各地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今后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