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汤团妈妈 四川叙永行手记
发布时间:2012-03-18
    3月18日,爱心衣橱携手@汤团妈妈母婴用品 为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双山小学等10所小学的1567个孩子送去了防风防雨保暖透气的新衣服。@汤团妈妈母婴用品 为本次行动捐款10万元,@魏嘉-汤团妈妈 亲自把衣服送到孩子们的手中,非常感谢!特别感谢@鹤鸣山客朱煦 组织联系!


   


    @魏嘉-汤团妈妈 回来后,将此行的见闻写了下来,真挚朴实,让我们一起通过她的讲述来了解一下山区的孩子们、山区的老师们的情况吧。




    这次泸州叙永之行可谓受益匪浅,对于我来说真的不是我给孩子们带去了什么,相反的是通过这次行程,让我学习领悟到了很多东西,改变了我之前对很多人和事的想法和认识。这些领悟和改变有来自于一位位公益人士的,也有来自于孩子们的。为了让妈妈们更清楚的了解这些大山里的情况,了解一些真正的致力于公益的人,了解到我是怎么参与到这次活动中的,我想我应该一个个的仔细的来介绍.只是我不太会表述,只能用真实的感受一个个词来拼凑,有点罗嗦,大家就凑合着看吧。



我就先从此次所接触到的一些人开始介绍吧,毕竟他们是我此行起源,没有他们的帮助,相信也就不存在我这次的行程了!


    @鹤鸣山客朱煦 ,是好友@嘉佳 介绍给我的,一位中央台的时事评论员,一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媒体人。此次行程必须要感谢这位老人,一位年近60的长辈,为了这趟行程的各种细心安排和照顾。从体力上,他也是一位习惯了城市生活的老人,一程程崎岖不平的山路陪着我走,从未曾喊过累。从精力上,他既要先仔细调查,了解当地情况,信息的准确性,又考虑怎样的路线才能让我看到更多的孩子,而且还要顾及到路程的安全性,艰苦程度我是否能承受。我相信能推动他为了帮助我实现梦想的最大动力,是来源于对公益热衷,对孩子们的爱!


    其实,在这次行程之前我们彼此未曾见过,直到飞往泸州的飞机上我们才第一次见面。起初我们只是保持着电话联系,最开始时我们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朱老师基本了解了我的想法和愿望,同时也大概的给我介绍了一些他所了解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地区,分不清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还是朱老师诚恳的语言打动了我,反正短短数十分钟的对话就我觉得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我愿意信任他,事实证明我也没错信他!我清楚的记得我们第一次通话时我就对他说:您说这里有困难,那我就捐这里,您给我账号吧!哈哈~~那种情景就如同今天的你们一样。嘿嘿~~但是他阻止了我,他说:我得对你负责任,我必须要保证你捐助的每一分钱真实的花在了孩子们的身上,而且这些花销对孩子们是有意义的。所以即便我现在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也还是得再仔细调查一下,也需要再问问那里的老师们,这些孩子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课桌,是衣服,还是书本?然后等我都调查确定好后我告诉你,你再来斟酌。到时哪怕我陪你一起走一趟!我也一定会帮你实现这个愿望!


    所以这也是我今天面对急切的想要捐助孩子们的你们时,我始终在拖拉的原因,从朱老师身上我学习到哪怕是爱心捐助,哪怕是公益事业,也不能是单凭一股脑的一腔热血就去做。而此前的我,真的是曾经连续几次干过听说哪里需要捐助,就跑去哪里捐,然后直到跑到人家跟前捐完了,才发现,册那!压根不是那么需要捐助的对象啊!哈哈~~所以直到这次通过朱老师,我才算是进一步的认识到,学习到公益应该怎样做,才是对自己,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负责,现在新增的就是要对大家负责!大家们因为信任我而愿意去捐助,那我就必须在报给大家需要一对一捐助的双失儿童前,先自己实地的去看下,必须到每个孩子的家里去看下,去了解下,然后再向大家汇报,这是我该对大家履行的责任!


    总之,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统计后,朱老师告诉我,通过跟大胡子校长等人沟通,大家一致提议说给孩子们一件保暖又防雨的外套最为实际。而幸运如我,此时恰逢爱心衣橱最近一期的公益主题也是给山里的孩子们送衣服。所以他又帮忙我和孩子们联系了@爱心衣橱 的负责人@光头王凯 先生,并且确认了王凯先生愿意捐赠衣服到这里之后,他问我是否愿意共同捐助?愿意捐助多少?说实话,共同捐助我自然愿意,毕竟我的经济还没有充裕到那个程度,而且就算信任朱老师,那此前山区里的贫困对于我来说就只是一张张的图片,我没有太多太深的感触。另一方面也有点自私的觉得既然爱心衣橱也愿意捐助,那我也没必要非死命捐那么多,所以就说了一个“十万”。这个金额现在想来有那么一点点的后悔,这种后悔主要还是来源于当我真真实实的看到这些孩子们艰苦的学习条件,破旧的衣裳,风干皴裂的小手,寒冷季节里满是泥巴的凉鞋之后,扪心自问本可以再多做点的,怎么临门一脚就自私起来了!


    好吧,反正都这样了,也不多想啥后悔不后悔的了,从今后努力的为这些孩子们做更多的实事才是重点。


    哈哈,回头一看,居然写了关于朱老师的这么多,不知道的会不会以为我系传说中的“托”啊,无所谓了,写下这些文字本身就是真实描述,想借这些文字让大家了解朱老师,而且恐怕也只有借这些文字才能表达我对朱老师的谢意!


    再有,为山里的孩子,也为了自己,感谢爱心衣橱的负责人@光头王凯 先生,如果这次不是得到了您们的帮助,我想我区区的十万真的解决不了多少孩子们的问题,尤其是看过,摸过你们为孩子们制作的那些衣服之后,真的很感动,如果日后有哪位妈妈有机会跟我一起再走进这个大山,我一定要拉着她好好看看,摸摸这套衣服,以这套衣服的做工,面料,1500多套的数量,恐怕你在市场上零售价40万都买不下来。我很希望日后能更多的参加到你们的活动当中去,为更多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尤其当我在苗乡行走时,我听说您为了能够更好的投身到公益当中去,辞去了中央台的工作。亲自行走在更为艰苦的大凉山时,我很感动,受您启发我有点也想丢弃现在的束缚,全身心的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了。



     这位是叙永县退休的周县长,老人已经70岁了,这位老人在退休后将叙永县其他很多退休干部组织在一起,对叙永县下属的乡,镇的多个双失儿童施行互助,老人们不仅是捐献物资,还会帮助辅导孩子们的功课,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在我们俩天的走访中,他始终全程陪同着我们,不管是早起6点钟大雾弥漫的山路,还是必须要徒步爬山10余公里才能走到的学校,老人始终在带队,仔细的介绍各种情况,他让我很感动,他改变了我以往对村官们的恶劣印象, 也是因为他,我始终一路不敢也不好意思喊累.最终在我离开时,老人又接下了统计双失儿童名单统计和相关孩子详细资料背景的任务. 老人说, 他会在大概俩周后给我一份详细的资料.而我想,老人说, 他会在大概俩周后给我一份详细的资料. 我想等老人给我名单后, 我会再次来到这里, 在老人的协助下对所有需要一对一捐助的孩子做实地考察.包括我自己亲自跟孩子们沟通,再了解了这些孩子每一个的实际情况之后, 再向大家汇报!


    忍不住还想再说一次,一对一的帮困妈妈们不要急,这些双失儿童情况实在复杂,因为父母双双身故,或双双失踪,导致这些孩子基本都被寄养在亲戚家,我们要以何种形式来帮助他们还需要商榷,要防止资助被挪作他用,也要杜绝没有意义的浪费,要真正的把我们的爱心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 还有通过我们拍的照片大家可能都感受到山区这些孩子物质的贫乏和对物质的需求, 但有些东西却是无法通过照片来感受的. 而我这一次的实地走访, 让我深深感受到, 对于这些双失的孩子,精神关爱和心里疏导远远大过于物资的需求,那么一对一,没有网络,没有电话的孩子们我们要通过什么形式来保证时常的给予他们心里上的鼓励及慰籍. 这也是需要时间来好好考虑。


      

    这个人看起来不像好人,有木有?大家摸着心说有木有?哈哈,其实第一次见他照片,我就是这感觉,虽然朱老师给我介绍了他为孩子们牺牲奉献的事迹,可我说实话,对于这部分的介绍当时半信半疑,觉得拥有这样一张脸的人会无利可图就坚守着孩子们么?


    只是当我真实的走近他,与他相处,我的想法看法彻底改观了,呵呵,这事再次教育我,不能以貌取人.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形容,想想还是大白话表述最适合我了,哈哈!


    不想说这位大胡子校长25年前来到这里,这25年来坚守在这里,结婚,生子,陪着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一起成长有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也不想说他有什么什么理想,他最高兴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之类的煽情词语,只想说他瞬间差点让我泪奔的一个回答和叙述。


    我问他,25年了,那您教过的孩子们有回来的么?他立马眉飞色舞的说,有啊,有一个就回来了啊。然后马上开始神采奕奕,喋喋不休的跟我介绍那唯一一位肯走回来帮助他继续这份事业的孩子,看着他一脸洋溢的幸福,真的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这25年他一共送走多少个孩子恐怕他自己也数不清,要翻看多少本学生登记表才能数的完的数字,最终却只换回了一个!而哪怕只有这一个都能让他展露出这样一脸朴实的幸福的笑容。想想如果换做我,恐怕5个月我都难以做到!我为他的单纯,为他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发自内心的敬重他!



    路上,我真的有心来做支教,我问朱老师,我可以申请来做二个月的支教么?朱老师无情的对我说:你快别填乱了哈哈,你来了,他们还得找地方寄存你,天天的还得怕你饿了,冻了,苦不苦,受不受的了,然后孩子们很多还听不懂普通话,你以为你有知识就能教这里的孩子啊,虽然我被无情的打击了,好大的一盆冷水啊。不过由此是不是也可以见到这位校长,所谓的领导,平日里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辛酸?是不是让我们也更深的体会到山区支教何其难找。


    真的,只有你有机会见到他,有机会亲眼目睹到那些代课老师们一个个破旧简陋不堪的校舍,感受他们那些清贫困苦的生活,你才能明白这些愿意留在大山里的老师是多么值得我们敬重的一批人!!这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兼宿舍兼厨房……




    除了以上这几位让我感动的人之外,还有泸州天府老窖中学的刘斌老师,一位善良的女老师,多年来主要就是在学校中负责照顾帮助这些特困生,还有一个叫袁海的孩子,我都搞不清他到底是司机还是村干部了,只知道他自己请愿来到这个贫困的山区,这俩位同样是一路的陪同,照顾,介绍各种情况。同样让我很感动。而且这次所见所感让我对这些贫困山区的村官们也增添了一份真实的了解,基层的村官干部们其实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坏,那么不负责任,那么的贪婪。我相信这世上肯定存在了一些坏人,但是也要相信同样也绝对存在着一些有着理想,脚踏实地为乡亲们办事的基层干部。走在这个贫穷的山沟沟里,我没发觉得他们会有什么独特的生财之道,灰色收入的范围,真的,因为每家每户都太穷太穷了,哈哈,甚至可以说基本没人有需要贿赂他们的需求,不仅如此,他们的描述让我反倒觉得他们也很可怜,政府一条批文下来,他们就得步行,甚至还要翻山越岭几十里,上百里挨家挨户传递,而上级只要抽查到一家人没收到消息,他们就会很麻烦很麻烦。可他们的辛苦相信绝大部分人真的是看不到,想不到的。


    好了,所有的人物介绍完毕,我用了一夜的时间来给大家讲此行的重点人物,明天再给大家说说孩子们的事。总之,此次的泸州之行,除了那天大雾里的盘山路让我有点畏惧外,回来后真心的没有一丝跋山涉水后的疲惫,更没有一丝抱怨,心里写的满满的都是感激和感动!对于这些一路陪同我,照顾我的人心怀各种感激!对于王凯先生愿意与我们共同捐助的感激!对于这些不辞辛劳,甚至舍弃名位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人的感动。你们推动我坚持要把公益做下去的决心。



分享按钮